江西申论热点:环境治理“新常态”--铁腕减排

发布时间:2014-11-21 17:13:42 来源:一佳公务员考试网 点击量: 我要分享

 实现环境的最终控制,还是要着眼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告别“高能耗、高排放”的“两高”经济,转向构建符合节能减排基本国策的、生态环保型的现代产业体系,才是长久之计。

  近日,很多北京市民再次把注意力转向久违的蓝天。蓝天要如何才能保持下去,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表示,这次主要还是靠人努力。保持这种状态,减排是硬道理。(1113日《新京报》)

  当人们还为北京的蓝天雀跃之时,雾霾偷袭上海。上海空气12日陷入“重度污染”,上海市气象局于当12日早上848分拉响雾霾黄色警告,截至上午10时,上海空气质量指数为271,达到重度污染。重度雾霾在上海发出警告:同在一片天空下,如果不对大气污染进行有效治理,彻底扭转当前严峻局面,想让蓝天白云成为“新常态”非常困难。

北京此次铁腕治理,得到许多有益启示

    一、雾霾是乱排放,减排是硬道理。此次,河北省有2000多家企业临时停产、1900多家企业限产、1700多处工地停工。大量污染企业停产、限产,空气为之一新,天空为之一蓝,没有什么比这个因果更能说明问题。三、同在一片天,雾霾需共治。为保障蓝天,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等6个省份悉数加入保障队伍。将思路拓展开来,为保障“中国蓝”,就要“全国一盘棋”,齐心协力,合力共治。

二、只要愿意作为,必定有所作为。从前提“人定胜天”,强调人在改造自然中的绝对作用,后来遭到一些非议。今天看来,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靠人努力”不就是“人定胜天”吗?表明,只要我们愿意付出努力,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大气污染是可以得到治理和控制的。反过来也可以说,雾霾得不到控制,就是人们不努力。

环境污染治理——尤其是雾霾越来越重,大气污染治理成为社会重大公共话题,人们从不同角度切入归因,分获不同结论。从经济发展方式到法律供给,从环保体制到执法力度等,不一而足。仅以执法论,环保部门受制于地方政府,难以做到不受行政干预而独立执法,屡受诟病。

  话说回来,环保体制重构又有多大威力?归根到底,这是一个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两难选择。学术界有一个共识叫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其横坐标是经济繁荣的过程,纵坐标是污染程度。在发展初期,环境污染程度随经济增长而加重;经济发展到了平台期(人均GDP8000美元到15000美元之间),环境污染达到峰值;再下来,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环境治理力度加大,环境状况随之好转。

  按照这个理论,我国的环境污染状况应处于上升后段,未来可能顺着倒U形线往下走。不过,理论毕竟是理论,不是自发拓展秩序,环境控制最终还得“靠人努力”。包括大气在内的环境污染治理,当务之急在于铁腕减排,用严的法律法规、最硬的行政手段,责令污染企业整改,限制污染企业上马;加大治污投入,确保环境治理有钱可用,用上新技术;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避免各地方自为政的低效与重复等等。

  实现环境的最终控制,还是要着眼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告别“高能耗、高排放”的“两高”经济,转向构建符合节能减排基本国策的、生态环保型的现代产业体系,才是长久之计。转型过程必然会有阵痛,有时甚至会“休克”,这需要定力,还要智慧。

责编: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