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公务员考试政法干警考试行测常识判断

发布时间:2015-09-02 14:37:46 来源:一佳公务员考试网 点击量: 我要分享
世界主要历史事件
新航路的开辟:公元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欧洲人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的航路,从而发现了美洲大陆,这个事件在历史上称为“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证明了地圆学说,打破世界隔绝状态,使世界连为一体,加强了西欧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欧洲商贸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欧洲开始了殖民扩张。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迪亚士最早探险至亚洲最南端好望角;哥伦布最早到达美洲新大陆;达·伽马是第一位从欧洲航海到印度的人;麦哲伦首次完成环球航行。
欧洲文艺复兴:15世纪至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揭开了现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著名艺术家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被后世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王查理一世于1640年冬召开会议,企图通过征收新税,以讨伐苏格兰起义,遭到议会反对,议会反而要求限制王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内战,清教徒克伦威尔率议会军打败王党,成立共和国。1688年,辉格党人联系一部分托利党人发动政变,赶走詹姆斯二世,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共同入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1689年,威廉三世和玛丽共同继位,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美国独立战争:1773年,以“波士顿倾茶事件”为导火索,1775年春,英军与北美民兵在莱克星顿交火,北美独立战争开始。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英属北美殖民地正式宣告独立。1777年,美国取得萨拉托加大捷,1781年英军投降,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法国大革命:1789年7月14日,革命群众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制宪会议颁布《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简称《人权宣言》)。1792年推翻君主制,建立吉伦特派当权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5月至6月,实行雅各宾派的革命专政。1794年“热月政变”发生,大革命中断,1799年“雾月政变”,拿破仑执政,担负起扫荡欧洲封建势力,巩固大革命的历史革命。法国大革命的彻底性为此后的革命树立了榜样。
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1783年瓦特改良的改良蒸汽机应用工业,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发明第一艘汽船。1825年英国史蒂芬逊研制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试行成功。人类迈进了火车时代,迅速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第二次工业革命:起于19世纪七十年代,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即电气时代)。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典型的特征为自动化。
共产党宣言: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的需要,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日本明治维新:19世纪中叶,一向奉行“锁国政策”的日本,遭到美、英、法、俄等国的侵略,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日本人民仇视外国侵略者,更痛恨和外国侵略者勾结的幕府。农民和市民纷纷起义,开展倒幕运动,倒幕派取得胜利后,建立起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新政府。明治天皇废藩置县,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障碍。自此以后,由明治天皇主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在日本历史上称“明治维新”。
巴黎公社:1871年春,法国工人阶级推翻阿道夫·梯也尔反动政府,成立了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在政权建设方面,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在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1871年5月底,巴黎公社失败。巴黎公社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在萨拉热窝被刺(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1981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投降而告终。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是同盟国,英法意、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战争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导致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1918年11月德国投降,标志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工人阶级和革命士兵,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罗斯福新政:1933年,为摆脱经济危机。实现经济复兴,罗斯福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方法,史称“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有: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积极推行“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颁布了《社会保险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1940年秋,德意日组成法西斯集团。德军进攻苏联,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的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组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3年春,斯大林格勒战役扭转了二战的局势。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告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雅尔塔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即雅尔塔体制,它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杜鲁门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
马歇尔计划: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也就是马歇尔计划。目的是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万隆会议:1955年,在印尼召开了第一次亚非会议,周恩来为加强亚非团结,倡导和平共处,提出“求同存异”、“一致对敌”的主张,得到与会各国的热烈反响。会议闭幕时,周恩来发表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提出指导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其核心内容是一年前由中国和印度首先倡导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不结盟运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赢得民族独立的亚非国家,希望在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1961年召开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它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和作为一支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革命称为第三次技术革命。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中,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责编:一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