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小时代的精神空落与自我拯救

发布时间:2015-11-24 10:17:20 来源:一佳公务员考试网 点击量: 我要分享
“秋天忧郁的气质如我。伏案窗前写作,瞬间觉得好孤独……”近日,畅销书作家“南派三叔”的一段微博留言,开启了广大网民倾诉“孤独”的心闸。无独有偶,浙江省科技馆主办的“再见,孤独”主题讨论,亦引发当地不少市民的反思。在移动互联网大范围影响、渗透、入侵,甚或主导、操控普通人生活的今天,纷繁热闹的现代生活却依然无法掩盖许多人内心的那份孤独,这究竟是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还是社会发展迈向现代文明所必然经历的阵痛?
“瞬间觉得好孤独”是一种时代病吗?
“东奔西跑送快递,遇见女神都有主”“沉默带着悲凉,无处安放疲惫”“家在此处却无人相识,身在此处却无从归属”……在落叶知秋风渐凉的时节,网民们不约而同地用各自生活境遇和切身感受,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阐释着什么是“瞬间觉得好孤独”。
这是少数人的病态,还是一群人的常态?在心理学家看来,当代人特别是城市人群的孤独至少源于三种常见的精神感受:
第一种是挫败感。“当你发现周围的人都比你强的时候,当你发现周围的人都在大踏步前进而只有你原地踏步的时候,肯定会感到孤独。”北京大学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咨询师李松蔚这样形容。
如今,虚拟社交平台上的“朋友圈”是产生“挫败感”的重要场所。“别人都在嗨,只有我加班”“他去了斐济,她去了台湾”“她的娃不是神童也是学霸,他的娃堪比贾斯汀·比伯、秀兰·邓波儿”……
“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在朋友圈里找到比自己更强、更好的生活,而大多数人不会想到,这其实只是别人对生活中华丽、美好、精彩一面的‘突出’甚至‘伪装’。”李松蔚说,很多人睡觉前抱着手机,本想在微博微信中刷出“存在感”,结果刷出了“挫败感”,进而跟自己生闷气、辗转反侧、寝食难安,更有甚者因此自卑,由自卑伴生孤独。
第二种是被无视感。“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捻熄灯,无人共我书半生。”网民“椰子挺忙”说,被无视的孤独感,与周围环境的热闹与否无关,而是与内心依靠有关。“比如,当我想打电话倾诉最近情况,翻开电话本却不知打给谁;当我想出去逛街,发现朋友都已散落天涯或各自为家。”
婚姻育儿专家、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李文瑶说,接触到许多全职妈妈常常因被无视而产生孤独感。一些人婚前是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或是职场精英,但变身全职妈妈后,生活状态比较封闭,对自身价值产生“疑虑”,严重者会变得异常敏感而孤僻。
第三种是无意义感。说白了就是发现做什么都没有办法改变糟糕的现状。李松蔚说:“打个比方,戒烟的人最容易复吸的时候,往往是觉得戒烟这件事挺无聊的时候——新的我又怎么样?还是没有女朋友,别人根本不在乎。”
在当下的流动中国,社会阶层固化、贫富代际传递、老龄化引发生活压力加重、风险社会到来、价值多元催生选择焦虑等社会问题,令一群年轻人以逃避的方式避免伤害,以漠然的行为面对现实。对于奋斗的意义,对于成功的选择,对于生活的价值,对于幸福的定义,他们时常会出现迷惘,在迷惘中孤独,在孤独中漂泊。
“今年毕业,来到完全陌生的城市。没有亲戚,没有朋友,没有同学。每天晚上,面对万家灯火,听着耳机里的音乐,就感觉好孤独。”在上海一家美容美发店打工的马莉说,自己23岁,没有多大的梦想,只有回不去的故乡、到不了的远方。
从被动到主动,用孤独反抗喧嚣
从哲学上看,“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与“人的本质是孤独”并非截然对立。但站在时代的立场来解读当下的城市孤独症,似乎预示着我们将从一个陌生人社会进入孤独性社会。而在孤独这个“社会瘟疫”中,如果一面是被动性的精神、情感空落,那么另一面也包含着主动性的审慎、静思的自我救赎。有学者指出,“喧嚣”是21世纪时代病的渊源,与之相对的“孤独”则是对抗喧嚣的利刃。
台湾作家蒋勋曾在他的著作《孤独六讲》中提及一则旧闻:“七十年代,我在法国时读到一篇报道,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巴黎的上班族一回到家就打开电视、打开收音机,他们不看也不听,只要有个声音、影像在旁边。这篇报道在探讨都市化后的孤独感,指出在工商社会里的人们不敢面对自己。”
“大多数人在那间‘吵闹的现代房子’里声嘶力竭地吼叫,意图用最流行的高亢之音来压倒众声,从而为自己赢得一个说话的机会;少数人则开始寻求一种高阶定力,使自己安静下来,静听生活的本真之音。”北京外国语大学认知语言学教授王馥芳说。
“我有一个朋友,有妻子、孩子,是一个很热闹的家庭。但这个朋友每天下班回家停好车后,都会在车里静坐20分钟。他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独处与过渡方式,避免在潮水般的喧闹中精疲力竭乃至迷失。”李松蔚说。
白天是陀螺般高速旋转的公务员,黑夜是奋笔疾书的现代诗人,20余年,在两种身份的不断转化中,在进入与跳脱现实的反复中,余刚对孤独的理解愈发深刻——“我将承受那并不存在的重负/它们是什么,有没有在街角/吓唬随便哪一个人/而我只是抽着烟,要走到什么地方去/却谁也不知道,我更没有答案。”
“孤独,既是心灵的创伤,亦是心灵的修复。孤独,既是愚者的避风港,亦是智者的指路灯。”诗与思,是余刚将孤独升华的境界。他说:“为官为士,当关注人们的现世安稳,亦关怀人类的终极命运。我始终相信,未来的世界一定会非常柔软。”
“尝试独处,关注内心,隔绝令你分心的事物。”百度“独处吧”倡议人“轻轻告诉我”介绍,在每天运动一小时、每天关机一小时的倡议之后,每天独处一小时成了不少都市人的必修课。独处时,形式不拘一格,静坐、禅修、瑜伽,或者只是放空自己、发发呆,重要的是,不必牺牲自我去迎合那些看似热闹的喧嚣。“也许我无法如伟大的哲学家一般做到‘孤独则不庸俗’,但我正在慢慢体会其中的深意与好处。”
从“孤独的痛苦”与“孤寂的智慧”中寻觅力量
“速度与深远似乎是冲突的,当你可以和自己对话,慢慢地储蓄一种情感、酝酿一种情感时,你便不再孤独;而当你不能这么做时,永远都在孤独的状态,你跑得愈快,孤独追得愈紧。”这是蒋勋对超越孤独的理解。
在不少先驱、哲人看来,孤独既伴随着痛苦,也为智慧指明了道路。印度著名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大部分人逃避、惧怕着孤独,却没有正视、研究它。“只有当你通过孤独,明白孤独是什么以后,空寂才会到来。那是一种在心理上不再依赖任何人的境界。只有在这个时刻,你的心才是完全独立的,也只有这种心智才具有创造力。”
达到这种境界的前提,要先正视、了解孤独。在心理学家们看来,写诗或者日记,把孤独的情感变为一种关系的纪念,或许是有益的尝试。毕竟人生的很多苦难,只有自己去克服。
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周国平曾经是一个孤僻的少年,而他通过写日记,找到了一种正视、忍受孤独的方式,并成就了日后的创作。“在那些孩子气的日记中,隐藏着我一切写作的基本动机,就是要用文字留住生活中的快乐,留住岁月,不让他们消逝得无影无踪。”“我从写日记得到的最大好处,就是形成了一个内心生活的空间,一种与一个更高的自我对话的习惯。”
如果你并不习惯于用笔触来记录,那么至少为自己编织一个更加有效的沟通脉络,而不是“刷屏千万遍,却始终找不到停下来的理由”。李松蔚认为,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有意义的关系,亲人、朋友、同事、老师,不同的人可以承担不同的交流功能,分享不同的私密感受。
“我在丹麦、瑞典等国家看到,人们闲暇时会住进田园旁的小房子。这些房子没有网络,有些甚至没有通电和热水。人们到那里住,就是为了过一种原始的、宁静的,甚至是孤寂的生活。”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于海说,这样的体验无疑是一种发现价值和积蓄能量的过程,至少当下一次孤独突然袭击,他们会变得更从容。
从被动承受孤独的痛苦,到主动感知孤寂的能量,这种风向的转变,无疑令人欣喜。在这次关于时代孤独症的线上和线下的讨论中,有两段话亦令人印象深刻:“但愿每一次孤独远行,都是为了爱与理想。在没有灯火、耐不住寂寞的时候,我们抬起头,看到的是真实的自我和远方那片绚烂星空。”“当时你恐慌的,最终会成为你面对这个世界的铠甲。或许有那么一刻你会瞬间觉得孤独,但守得住这份孤独,才守得住更多繁华。”
责编:一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