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强烈地震,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失。为了保障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国家有关机关及时对散布谣言的违法行为进行了处罚,并对编造的事实进行了澄清,消除了不良影响。这一行为主要体现了( )
A.法律的指引作用
B.法律的评价作用
C.法律的预测作用
D.法律的教育和强制作用
2、某地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该省人民代表大会所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定与国家某部委制定的规章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在此情形下,根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下列哪种处理办法是正确的?( )
A.由国务院决定在该地方适用部门规章
B.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该地方是适用地方性法规还是适用部门规章
C.由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加以决定
D.由国务院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或者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在该地方使用部门规章
3、下列机构中,有权依法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的是( )
A.某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
B.某省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
C.某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某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4、我国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主体,限于( )
A.国务院
B.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
D.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及较大市的人民政府
5、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 )(不定项)
A.行政规章
B.自治条例
C.单行条例
D.地方性法规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是法的强制作用的表现,同时通过处罚对人们今后的行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诱导影响是教育作用的表现。
2、【答案】D
解析: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3、【答案】D
解析:政府规章只能由政府制定,故排除A、C。政府工作部门不能制定政府规章,排除B。
4、【答案】A
解析:行政法规只能由国务院制定。
5、【答案】BCD
解析:自治区人大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同时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