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单位共有18名员工,因缺乏科学管理,人浮于事和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十分严重,工资只分高、低两类。单位中不干事的比干事的还多,干事者中工资低的人比不干事者中工资低的人还多。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在不干事的人中,工资高的只占少数,另外,毕竟还有工资不低的干事者。最近,小张和小王离开了这个单位,但是该单位人员的上述结构并未因此而改变。
据此,可以推断小张和小王原来的单位中不可能是( )
A.工资高的不干事者
B.工资低的干事者
C.工资高的干事者
D.工资低的不干事者
2、在某班计算机成绩公布之后,甲同学说:咱们班有的同学通过了,乙同学说:有的同学没有通过,丙同学说:张明没有通过,可事实上三位同学中,有两位同学说的都不符合实际。
以下( )项是这个班计算机考试成绩真实情况。
A.至少有一个同学没有通过考试
B.除张明,还有别的同学考试通过
C.这个班没有一个同学没有通过考试
D.这个班中只有一个同学没有通过考试
3、甲乙丙三朋友去参观车展,看到一款轿车。甲说:“这不是‘奇瑞’,也不是‘荣威’。”乙说:“这不是‘奇瑞’,而是‘红旗’。”丙说:“这不是‘红旗’,而是‘奇瑞’。”后来,车展管理员说:“三人中,有一个人的两个判断对;另一个人的两个判断都错;第三人的两个判断一对一错。”由此可知( )
A.这辆轿车是奇瑞轿车
B.这辆轿车是荣威轿车
C.这辆轿车是红旗轿车
D.上面三辆轿车都不是
4、大学生小王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一共考了四门科目:政治、英语、专业科目一、专业科目二。政治和专业科目一的成绩之和与另外两门科目的成绩之和相等。政治和专业科目的成绩之和大于另外两门科目的成绩之和。专业科目一的成绩比政治和英语两门科目的成绩之和还高。
根据以上条件,小王四门科目的成绩从高到低依次是( )
A.专业科目一、专业科目二、英语、政治
B.专业科目二、专业科目一、政治、英语
C.专业科目一、专业科目二、政治、英语
D.专业科目二、专业科目一、英语、政治
5、夏燕、贾枢和郑薇三个同学一起去旅游。为了照相方便,每个人拿的的是同学的相机,背的是另一个同学的包。
如果背着郑薇包的人拿的是贾枢的相机,那么一下哪项为真?( )
A.贾枢拿的是郑薇的相机
B.郑薇拿的是贾枢的相机
C.郑薇背的是夏燕的包
D.贾枢背着郑薇的包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条件可得:(1)不干事>干事;(2)干事低工资>不干事低工资;(3)不干事高工资<不干事低工资;(4)存在干事高工资。联合(2)和(3)可得:干事低工资>不干事高工资;再结合(1)可得:干事高工资最少。即:干事低工资>不干事低工资>不干事高工资>干事高工资。由于总计有18人,结合(1)可得,干事的最多有8人,不干事的最少有10人,不干事低工资最少有6人,所以干事低工资最少有7人,结合(4)可知干事低工资为7人,干事高工资为1人,其他两类人分别是6和4。所以小张或小王不可能是干事高工资。故选C。
2、【答案】C
解析:甲:有的是,乙:有的不是,丙:张不是,甲乙互为下反对关系,“两个有的必有一真”,题干中限定的只有一个为真,则这个真的必定存在于甲乙之中,说明丙是错的,即张是通过了考试,则甲是正确的,则乙是错误的,则乙的矛盾命题“所有的都是”是正确的,即所有同学都通过了。B错在“别的”的范围不确定。C即所有人都通过了。本题正确答案为C。
3、【答案】A
解析:本题用代入法最为简单。只要代入后符合所有条件即可。
在没有选项的情况下可以做如下推理:由乙入手,
(1)如果乙说的全对,那么甲所说也必然全对,不合题干要求。
(2)如果乙说的前半句为假,后半句为真,那么车将既是奇瑞,又是红旗,自相矛盾。
(3)如果乙说的前半句为真,后半句为假,那么丙所说的也只能是一真一假,不合题干要求。
(4)如果乙说全部为假,那么丙所说全部为真,甲所说的前假后真,符合要求。
故选A。
4、【答案】B
解析:依题干给出条件列出关系式:①政治+专业一=英语+专业二;②政治+专业二>英语+专业一;③专业一>政治+英语。由①+②可得,政治>英语;由于政治>英语,故根据①可得,专业一<专业二。故B项正确。
5、【答案】A
解析:根据确定信息将“人物—相机—背包”的顺序进行匹配排列。
由确定信息“背着郑薇包的人拿的是贾枢的相机”和“每个人拿的是同学的相机,背的是另一个同学的包”能得出“夏燕—贾枢相机—郑薇包”,所以“郑薇—夏燕相机—贾枢包”且“贾枢—郑燕相机—夏燕包”。结合选项选A。